虽然PD-1抗体联合化疗已经成为Her-2阴性的晚期胃癌一线治疗新标准,但就全人群而言,PD-1抗体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仅仅使晚期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延长2-3月。为进一步提高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正在开展一项临床新技术研究:在初治胃癌患者一线标准化疗/PD-1抗体基础上,联合一种新型免疫细胞(SmarT细胞)输注,此项研究已通过南京鼓楼医院学术和伦理委员会审批。
临床前研究表明:新型细胞治疗(SmarT细胞)比通常的CIK细胞具有更好的肿瘤靶向性和穿透能力,抑瘤效果更好。SmarT细胞制备过程不需要基因转染,安全性高,且无特定靶点要求,临床适用范围广。
SmarT细胞抗肿瘤作用原理
【病例分享】
患者男,56岁,胃食管交界部腺癌cT3N3M1 IV期(腹膜)
病史简介:患者因“进食梗阻伴疼痛2月”于2022-08-01至当地医院行胃镜示食管贲门占位。胃镜病理:食管下段腺癌。2022-08-16行胃薄层CT示食管胃结合部可见一不规则肿块影,增强后强化不均匀,最大横截面大小约6.2*5.6cm。病灶突破浆膜层。腹膜浑浊,影像阅片考虑腹膜转移。影像分期cT3N3M1 IV期。免疫组化示:癌细胞示Her2(Sto)(0),MLH1(+),MSH2(+),MSH6(+),PMS2(+),EBER(-)。
治疗经过:患者为胃癌晚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入组我科SmarT 联合PD-1抗体和化疗对比PD-1抗体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阴性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患者于2022-08-18起在我科行六周期SmarT细胞联合PD-1抗体+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治疗。
疗效评价:治疗后患者进食梗阻及疼痛消失,体重增长12kg,体力恢复。
复查肿瘤指标降至正常,胃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持续缩小,腹膜浑浊减轻,疗效评价PR。
2023-02-17复查胃镜示贲门部占位消失,仅见片状黏膜发红,肿胀。同期病理:(贲门):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急性活动,未查见癌细胞。
经鼓楼医院胃癌MDT讨论示患者经转化治疗后可考虑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经考虑后表示目前日常生活质量与患病前无异,暂不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胃镜及病理比较
感悟:
该患者在晚期胃癌一线PD-1抗体+化疗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了SmarT细胞治疗,经过六周期治疗后胃原发灶、转移淋巴结显著退缩,网膜浑浊明显好转,复查胃镜胃部病灶消失,病理未查见一个癌细胞,获得病理完全缓解。患者进食梗阻情况、营养情况也显著改善,同时未见明显治疗相关副作用。因日常生活已经恢复至患病前状态,因患者及家属顾忌手术风险及术后生活质量可能下降,目前选择暂不行手术治疗。该例患者的成功治疗提示SmarT细胞联合PD-1抗体和化疗的整合模式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有超越目前标准方案的潜力,我们也期待有更多患者能从该治疗模式中获益。
撰稿:刘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 博导)
审校:刘宝瑞(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 主任医师 博导)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刘宝瑞肿瘤医疗网络平台
南京大学鼓楼医院肿瘤中心 主任医师 教授
专注于肿瘤个体化及靶向药物治疗
新抗原疫苗及靶向免疫治疗
精准放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欢迎各种形式的原创转载,转载请联系:
微信号:roubaokai
邮箱:yuaizf@126.com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刘宝瑞肿瘤医疗网络平台):病例分享:晚期胃癌一线采用SmarT细胞联合治疗获得完全缓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