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视野下的“科学与人文对话”第四场:融汇

Lenka
Lenka
Lenka
6
文章
4
评论
2019-05-2500:00:50 评论 2,314 views

2019522日下午,高研院与教务处联合举办的“科学与人文对话”活动举行第四场讲座,主题为“融汇”。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副院长、医学院刘宝瑞教授与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院陈云松教授,就“数据与人文研究的融汇”、“数据与医学临床的融汇”等话题展开对话,高研院第四期驻院本科生、外国语学院2016级的郭琳同学主持了本场活动。


交叉视野下的“科学与人文对话”第四场:融汇


一、社会科学与医学视野中的“融汇”


本次活动开始,两位老师分别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与在场听众分享了他们对“知识融汇”的理解。陈云松老师从“一个理工男的文学梦”谈起,结合自己大学时代与叶嘉莹先生的通信和申请牛津大学奖学金的经历,畅谈了数据与人文研究的融汇问题。他列举了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从事人文研究的案例,如中国古代诗词中单字和词频对阅读的影响、谷歌大数据中五百年以来词频变化所展示出的社会思潮脉动、可视化的历史人物生活轨迹及中外城市国际影响力、性别的文化差异与关系网、顶级学术期刊的论文合作图谱,以及近百年来包括南京大学在内的中国各大高校国际影响力变化趋势等。借助于这些案例,陈老师希望向我们展示数据分析与人文研究的融汇,具有激动人心的前景,将会大大推动我们对所处社会的认知深化。


交叉视野下的“科学与人文对话”第四场:融汇


刘宝瑞教授则从一个临床医生和医务工作者的角度谈了他对于“医学的发展来自于融汇”的理解。在刘老师看来,医学是一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地带,一个优秀的医生除了要有过硬的医学本领之外,还要有与病人沟通的艺术。他结合自己留学美国和在德国交流的见闻,谈到了什么样的医院是具有人文精神的医院,什么样的医患关系是一种人性化的医患关系,甚至包括了如何询问病人的需求,以及医生与患者座位的距离等这些微小的方面。他认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汇正是医学的本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今天我们逐步向以基因测序和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智慧医疗”迈进,而这种情况对医生们如何与病人打交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与不同专业方向的同行进行沟通与融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老师认为,未来的医学发展绝不是传统医疗手段的延续,而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门类不断融汇的结果。


交叉视野下的“科学与人文对话”第四场:融汇


在讨论交流环节,两位教授首先对人文社科大数据与医学研究乃至医疗临床的沟通与互补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计划在相关领域展开有针对性的合作研究。在回答“大数据的使用是否会削弱社会治理的温度”这个问题时,陈老师认为并不会这样,因为数据只是一种手段,并不会自动改变社会治理的结构,因此在大数据帮助下的社会治理不但不会“降低温度”,反而会使社会治理更加有温度。在回答“个人层面的知识融汇和宏观层面的知识融汇哪个更重要”时,刘老师认为个人的知识储备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个人知识越丰富越扎实,越有利于宏观上吸取更多的视野和意见。比如3D打印技术对于外科的帮助,纳米技术对于肿瘤治疗的帮助,这些都是此前所无法预知的,但是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这些新技术也是无法被运用进来的。陈老师则认为,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是一种基本的能力,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里,信息的宽度有时比信息量更加重要。我们未必要成为亚里士多德那样的“通才”,但努力让自己具备“通识”的心态和能力,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方向。


本次活动是“科学与人文对话”系列活动的第四场,如主持人郭琳同学所说,这一场的主题“融汇”贯穿了此前的“好奇”、“表征”与“未来”三场主题,因为这些内容都离不开知识面与思想力的融汇,而随后的两场关于“待定”和“价值”的对话,则会进一步体现“融汇”这个主题的内在价值,非常值得期待。

(供稿高研院陈勇)


二、主持人感言


一次思想与实践的交汇

高研院第四期驻院本科生、外国语学院2016级  郭 琳


    

交叉视野下的“科学与人文对话”第四场:融汇


特别荣幸这次能作为主持人参与本场对谈。在前期的准备环节,感受到陈云松教授对讲座的重视,特别积极地与作为主持人的我进行前期交流,并且准备了精致可视的PPT。感觉到作为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对每一次与学生交流的珍视。


在现场的问答环节中,两位老师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融汇进行了阐释——刘宝瑞教授从一位一线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说明了医疗工作者看到的不是一个病理案例,也是患者一个整体——包括心灵与身体。自己从来都是以一个患者的角度去观察急诊室,这是第一次了解患者对面的医生的所思所想。对我视角的转换有很大启发。


而陈教授从数据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人文科学。他说自己是个理科男,从一个理科男的角度去冷静分析诗词歌赋的内在涵义。和文学院的老师切入诗歌的角度又大不相同。


本次讲座通过与两位老师的接触,近距离感受到两位老师待人接物的风格:陈教授细致周到;刘教授温文尔雅。作为主持人不光开阔了自己的学科视野,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待人接物的品格,受益良多。


三、理科学同学感受:文理科对话与融汇


   张智煜(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这次讲座很好地贯彻了“融汇”的概念,两位老师不仅自己讲述了关于学科融汇的看法,还就“融汇”这一关键词讨论了当代科学普及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陈老师关于数据的视觉化呈现有趣又充满了学术严谨性,引导我们通过大数据这一全新化的视野看待和研究问题,其中关于数据中的动态城市史的研究尤为震撼。刘老师对于医生这一职业体现出的人文关怀问题的分享,引导我们关注医生和患者关系,启发了我从医生的角度,对当下的医患关系问题、医生的职业操守问题等进行重新思考。


整场讲座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的对谈环节,两位老师互相提问,互相回应,最终就健康知识传播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这一综合了大数据和医学健康的全新主题进行讨论,把“科学与人文的对话”的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我看来,在当代破碎化阅读的环境中,科学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合理运用大数据的手段,结合专业医学知识正是科普的必要前提条件。通过对话找到共同之处,并就学术的交融点从不同角度共同讨论,这或许正是“融汇”的魅力之处。



  万  强(信息管理学院)

“融汇”一直给我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像是武侠小说里融汇各派功夫,又像是学贯古今、中外的知识汇集。任何领域都在融汇,都在追求集前人之大成、集各领域之大成。因为对于大数据有比较近距离的学习和接触,尤其是在社科数据方面,因此听到陈云松老师分享时倍觉亲切。利用数据去开展社科领域的研究并不会去除人文的情怀与温度,数据只是工具,从这一角度来看,社科领域的大数据分析实际上是工具与研究的融汇。这样的融汇是锦上添花而非喧宾夺主。


融汇是趋势,记得之前听到过“社会是锥形”的见解,大概在说,在一个领域越是顶尖,越容易也越需要与其他领域合作。在自己的领域不断精进的过程,定然不能忽视“通识”的重要,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何尝不是融汇呢?


  张紫欣(工程管理学院)

最初的时候陈老师从字、词、人、史、南大等角度阐释了何为融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陈老师报告使用了非常多的数据,知识图谱这些。现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的数据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如何去运用这些数据却是一个大学问。之前往往会认为数据是服务于科技的发展,但是陈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大数据的另一面,大数据并不仅仅是一个存储的技术,而可能是一个视野的转变。通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可以将多方面的信息融合起来,汇出社会百态。


刘医生也为我们介绍了应用于智慧医学的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不仅服务于医学技术,提高就诊的效率,还可以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来尽力克服医学上的一些局限性,这都是我们平时很少接触到的,也确实是需要了解的。


   

四、文科同学感受:文理科对话与融汇


  方  鑫(政府管理学院)

这一场对谈的主题是“融汇”,实际上这一期主题也可以说是贯穿整场“科学与人文对话”活动的主题,科学与人文的融汇是当前高速发展、高度复杂的社会的趋势,而在这个大背景下,跨学科的知识学习对于个人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代表文科的陈云松教授首先畅谈了数据与人文研究融汇的问题,这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在以前,我认为跨学科,尤其是跨越理科和文科的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是一件极其困难甚至是办不到的事,但是陈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热爱,就没有不可能,并且陈老师这种跨学科的学习经历很好的促进了后续的人文研究,使得老师的研究有着更为广阔的视角和视野。随后的刘宝瑞教授从一个临床医生和医务工作者的角度谈了他对于“医学的发展来自于融汇”的理解。他认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汇正是医学的本质。我想这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当医学发展插上了人文精神的翅膀后,必定会极大的改善医患关系,为全球健康的议题注入新的血液。


大数据的运用使得人文研究具有了更为广阔得视野,人文精神在医学研究得生发与扩散增加了医学治疗的温度,因此学科间的融汇对于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都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非常期待高研院的下一场对谈,也更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活动和机会促进不同领域学者的对话和交汇。


  刘若衡(新闻传播学院)

本次对话与前几场不同的一点是,它不仅是一次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对谈,更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交锋。正如刘院长所说,医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它被认为处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处,但它同社会科学有很大的联系在于它脱离不了与人的关联,医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更需要与公众、患者、家属建立联系。由此可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需要沟通,理论与实践更需要融汇。在本次对话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位专家对当下健康信息、谣言满天飞的现象进行的对话,从刘院长的视角来看,他认为健康方面的教育存在问题,公众缺乏基本的健康素养,而陈老师则是从一个社会学视角出发,分析了两个方面的因素:平台因素和情感因素,后者让我印象深刻,他提到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而依赖于谣言的这种现象,这也正是社会学能够体现关怀的地方。而对于一个传播学方向的学生来说,这样一个议题更应当是我们所关切的,健康信息的传播、健康教育的推广和普及以及其对受众的实际影响,应当是我们作为传播学研究者的责任所在,这是让我感触最深的。


    王新雨(商学院)

本场讲座确实贯穿融汇这一主题,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陈云松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他作为理工男的文化研究旅程,我也相信幻灯片里的每一张酷炫的图片背后都是研究者倾注的大量心血和精力,不论是唐诗里的词频统计还是世界与中国城市知名度变化,甚至是南大本身的研究,无一不体现出文化研究者用与时俱进的方式阐释文化现象的创新思维,这确实是一种融汇。让我想起以前做一个商业案例时利用编程软件建立客群词云探讨的经历,虽然只是跟陈老师做的事情有一点点的相似,我也从他的所言中体会到了那种获得研究结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刘宝瑞教授则从社会问题——医患问题出发,详细探讨了医学的发展趋势,令我耳目一新的是老师说医学未来将是一个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学术领域,这确实是真正的融汇。


    吴  婕(法学院)

中美中心的陈云松教授运用大数据进行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令人印象深刻,大数据与人文社科的融汇确实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远的见解,让人在大数据背景下不断得到启示又不断进行反思。而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的刘宝瑞教授则充分体现了“医者仁心”,刘教授不仅注意到医治患者中人文关怀的需求,还给予患方身心社灵的全方位照护。在本场讲座活动开始之前,我还在好奇社会学和医学究竟会如何“融汇”在一起,如此看来大数据也可以运用于社会学,医学也有人文关怀,融汇无处不在。


  龚程程(法学院)

本场讲座邀请的两方学者分别来自人文数据领域和医学领域。看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向,两位老师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中的联结之处。对于现代医学来说,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于医疗研究发展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医学呵护人类健康的工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效果。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实践中,确实存在医学中的人文色彩还不够浓厚,真实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身心全方面的照顾还不到位,尊重患方的知情权,因此人文对医疗发展的方面尚有待发展。




文稿 | 高研院及南大同学

编辑 | 陈柏宇

照片 | 高研院

交叉视野下的“科学与人文对话”第四场:融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大高研院):交叉视野下的“科学与人文对话”第四场:融汇

Lenka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05-2500:00:5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yuaizf.com/13219/

您必须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