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heckmate-649和Orient-16等临床研究取得阳性结果,PD-1抗体联合化疗虽然已经成为晚期胃癌一线治疗新标准, 较单纯化疗仅仅使晚期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延长2-3月。为进一步提高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正在开展一项临床新技术研究:在初治胃癌患者一线标准化疗/PD-1抗体基础上,联合一种新型免疫细胞(SmarT细胞)输注,此项研究已通过南京鼓楼医院学术和伦理委员会审批。
临床前研究表明:新型细胞治疗(SmarT细胞)比通常的CIK细胞具有更好的肿瘤靶向性和穿透能力,抑瘤效果更好。SmarT细胞制备过程不需要基因转染,安全性高,且为泛肿瘤靶点,临床适用范围广。
SmarT细胞抗肿瘤作用原理
病例分享:
病例一:
【病史简介】
患者男,52岁,胃癌IV期伴全身多处淋巴结转移。患者因“进食哽咽”于2022-06-14行胃镜提示:(胃体)腺癌,中-低分化,部分印戒细胞癌,免疫组化:Her2(0),MLH1(+),PMS2(+),MSH2(+),MSH6(+),EBER(-)。CT示:1.食管胃交界处、胃底体及胃小弯侧胃壁弥漫性增厚。2.左锁骨上窝、右肺门及胃周、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伴坏死,考虑转移。
【诊疗经过】
2022-06-28起行两周期SmarT细胞联合PD-1抗体及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后,进食梗阻症状消失,复查肿瘤标志物下降,CT示胃壁增厚退缩,多处淋巴结缩小,疗效评价PR。
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
治疗前后影像学变化
病例二:
【病史简介】
患者男,59岁,胃癌IV期伴腹膜后淋巴结、肝转移。患者因“体检发现肿瘤指标升高”于2022-07-06行胃镜提示:胃窦、贲门下中分化腺癌,免疫组化:Her2(0),MLH1(+),PMS2(+),MSH2(+),MSH6(+),EBER(-)。CT示:1.胃窦肿块,胃周、肝门部、肠系膜根部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 2.腹腔脂肪间隙模糊,盆腔积液。3.肝脏右叶稍低密度影,考虑转移。
【诊疗经过】
2022-07-20起两周期SmarT细胞联合PD-1抗体及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后,复查肿瘤标志物下降,CT示肝转移灶消失,腹腔多发转移性淋巴结明显缩小,疗效评价PR。
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
治疗前后影像学变化
感悟:
此两例患者在晚期胃癌一线PD-1抗体+化疗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了SmarT细胞治疗,仅治疗2周期后即显示多个病灶均退缩,患者进食梗阻情况、贫血情况也显著改善,同时未见明显治疗相关副作用,提示该联合治疗模式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有超越目前标准治疗的潜力,我们也期待有更多患者能从该治疗模式中获益。
目前评价SmarT联合PD-1抗体及化疗在初治HER2阴性、转移性或局部晚期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有效性的临床研究正在入组中,该临床研究的主要入组条件:
*年龄≥ 18 周岁,体力状态评分0-1。
*转移性或局部晚期的胃腺癌初治患者,既往没有接受过化疗和免疫治疗。
*若既往接受过化疗或放化疗,疾病进展至末次治疗时间至少间隔6个月。
*至少有一个可评估病灶。
*患者具有充分的器官和骨髓功能。
参加该研究的受试者将得到胃癌领域权威专家的访视和治疗指导;有机会免费享受SmarT细胞治疗的获益,同时也承担可能的风险。请及时与医生联系,了解项目信息。
刘 芹 副主任医师 周三上午门诊
杨 菊 主治医师 周二上午门诊
魏 嘉 主任医师 周一上午门诊
杨 阳 主任医师 周二上午门诊
刘宝瑞 主任医师 周一、周三、周四门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预约专家门诊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刘宝瑞肿瘤医疗网络平台):晚期胃癌一线治疗新技术:SmarT细胞联合治疗病例分享(晚期胃癌初治患者招募)
评论